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嘉兴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嘉兴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分别于2月10日、2月11日在嘉兴大剧院隆重开幕。嘉兴大学2名市人大代表、11名市政协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饱满的政治热情,聚焦嘉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等话题积极依法履职、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充分展现了嘉大人的风采,发出了嘉大声音。

周宏伟
嘉兴市政协常务委员、嘉兴大学副校长、九三学社嘉兴市委会副主委
嘉兴市政府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强调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核心方向。这与我校“建设有特色、善创新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的目标高度契合。我校坚持通过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需求精准对接,实施新的“1358”发展战略,凝练学科特色,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正是对政府“增强科创动能”要求的积极响应。这种双向赋能,既为地方发展注入智力资源,也为高校自身开拓了发展空间,更体现了“地方所需”与“高校所能”的深度融合。未来我校将持续锚定特色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弘扬实干精神,力争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为嘉兴建设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提供坚实支撑。
张景军
嘉兴市政协委员、嘉兴大学科技处处长、致公党嘉兴大学支部主委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力提升科创能级,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统筹做好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加强与地方创新载体的协同,打造功能互补的协同创新体系;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紧密联系企业生产一线开展科学研究,以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助力地方产业升级;要发挥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提早布局未来产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曹坚
嘉兴市政协委员、嘉兴大学图书馆馆长、民盟嘉兴市委会委员、民盟嘉兴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
政府工作报告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八个方面,以详实的数据总结了2024年的亮点成绩。展望2025年,“十个聚力”科学谋划了新一年的发展蓝图,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有战略高度又有实践深度。我将认真学习贯彻报告精神,深入基层倾听民声,聚焦发展建言献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履职工作中去。
韦浩
嘉兴市人大常务委员、嘉兴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民建嘉兴市委会副主委
嘉兴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建设“教育强市、科技强市、人才强市”,“支持嘉兴大学建设有特色、善创新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为学校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等指明方向。作为嘉兴大学的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信心倍增的同时深感责任重大。我将把前沿知识和实践案例融入教育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聚焦学科前沿和社会需求,努力取得更多创新性成果,为学校“冲‘A’、拼‘博’、创一流”添砖加瓦。
曹雪波
嘉兴市政协委员、嘉兴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无党派人士
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协工作报告,用一组组详实的数据直观呈现了去年嘉兴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等各项事业取得的显著成绩,极大提振了大家的发展信心。报告明确了今年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尤其是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魄力。作为一名新政协委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将努力提升自身参政议政能力,在校地和校企之间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助推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童建华
嘉兴市人大代表、嘉兴大学文法学院党委书记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嘉兴在经济、社会、民生等各领域取得的成就,同时也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对嘉兴的未来充满信心。分组讨论中,大家围绕如何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民生保障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将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加强学习和调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将群众的声音传递到会议上,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徐永良
嘉兴市政协委员、嘉兴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作为来自高校的政协委员,我深刻感受到嘉兴市委、市政府对嘉兴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期待。对学校来说,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和社会贡献度。作为大学教师,我将更加关注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将学术研究深度转化为社会贡献的高度,不断提升学术研究深度,为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作为政协委员,我将结合自身专业背景,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用心倾听群众心声,积极建言献策,为嘉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喜
嘉兴市政协委员、嘉兴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民进嘉兴市委会委员、民进嘉兴大学支部主委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发挥省高端装备产业基金和科创母基金撬动作用,完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政策体系,更好赋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作为金融专业教师,我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全身心投入到高水平金融人才培育工作中去,为培养高素质科创金融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谢宝刚
嘉兴市政协委员、嘉兴大学医学院教授、农工党嘉兴市委会委员、农工党嘉兴大学支部主委
政府工作报告成果多、措施实,非常振奋人心、印象深刻。特别是在2025年重点工作中明确要“积极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培育核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作为高校药学工作者,我们应当主动作为,大力依托秦山核电站这一嘉兴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核药研发、安全评价和科普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搭建平台、链接资源,推动核药技术研发应用。
王焕祥
嘉兴市政协委员、嘉兴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民革嘉兴大学支部主委
嘉兴市政府工作报告让我进一步坚定了信心、鼓足了干劲,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立足本职岗位,抢抓机遇,加大产教融合创新力度,培育壮大合作办学平台,为在新形势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奋斗。
汪菲
嘉兴市政协委员、嘉兴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民盟嘉兴市委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民盟嘉兴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
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聚力建设智造创新强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亟需复合型创新人才支撑,作为数字经济专业的一员,我将密切关注教育改革与创新进程,与团队成员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将先进的数字技术模块融入到核心课程体系中,开发跨学科的复合型课程,打通“课堂-竞赛-产业”人才成长链,培养兼具数字思维与行业洞察力的π型人才,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兴新篇章贡献力量。
王卫彬
嘉兴市政协委员、嘉兴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民建嘉兴市委会委员、民建嘉兴大学支部主委
政府工作报告特别重视创新。作为一名高校工商管理学科教师,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创新管理。去年和今年,我分别提交了“推动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和“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提案,都是围绕市政府工作重点提出的建议。今后,我将继续发挥高校教师和政协委员的作用,围绕嘉兴打造智造创新强市开展更多调查研究,努力产出更多研究成果,供政府决策参考和企业使用,为推动嘉兴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张兴泉
嘉兴市政协委员、嘉兴大学经济学院教师、九三学社嘉兴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在外部经济不确定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殊为不易。我市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布局,但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我结合自身研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如鼓励出海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出海人才尤其留学生培养的实训基地,构建人才培育协同发展生态。
据悉,会议期间,曹坚、汪菲等委员接受浙江日报、嘉兴日报、南湖晚报、读嘉新闻客户端等媒体专访,韦浩代表做客嘉兴市新闻媒体中心南湖•初心讲堂直播间。